從沒想過,自己會有自己做吐司來吃的一天啊!
以前在台灣,總愛去很多不同的麵包店,嘗試不同的吐司麵包,我喜歡有飽滿水分、柔軟又有Q勁的吐司~
吐司一直是我很喜歡的食物,我也天真的以為全世界的吐司都很好吃。
一直到美國的第一天早上,啃下朋友口中在美國算很優質而我咬也咬不動的吐司
當下真想哭啊!!
沒想到,在美國遊蕩不下數十次的我竟然敗在一條吐司下~
現在,我終於可以不再遷就於不優質的吐司了!
雖然,這只是一片簡簡單單的白吐司(連牛奶都沒有加),
卻讓我站在廚房裡,雀躍不已的含著淚吃下這好久不見的口味啊!!
這個配方我是完全參照我心中的烘培達人Christina的方法~有興趣的捧油可以去她的部落格看看喔!
我有稍微改了一些攪拌的時間,因為一開始我用的Mixer是KA Artisan mixer,
馬力不是很足(後來用了幾次後下定決心做就要做到最好,直接換KA600 professional),
所以,我增加了第一與第二階段的攪拌時間,減少麵團總重到600g,並且冷藏的中種不在室溫回溫,
主麵團的水是用約10度左右的冷水來進行~
此外,我是初學者,所以就先用做一般的白吐司,所以全麥粉我改成Bread flour.
配方的百分比怎麼看呢?
一般的配方都是用烘培百分比(Baker's percentage)呈現,一開始我做實驗習慣了,我所謂的百分比會認定是總材料加起來是100%
所以我會以為2%鹽就是600g的2%,後來在做功課後才知道與我的認知不同,有烘培專業的呈現與計算方法
這個部落格有很詳細的解釋
麵團總重:600g
Loaf pan with lid: 9X3X3 吋
第一天:準備冷藏中種 (70/30中種法)
King Arthur Bread Flour 75%
Water (filtered) 47.8%
SAF yeast 1%
Sea Salt 1%
將所有材料用Paddle Attachment 用2速攪拌均勻,
放入透明容器蓋上蓋子在室溫發酵約30-60 mins
我用透明容器才好看麵團的發酵狀態,我大多會等到麵團底部有點微發在放進去冰箱裡
放入冰箱冰overnight~
第二天: 主麵團
King Arthur Bread Flour 25%
Water (filtered) 28%
SAF yeast 0.25%
Sea Salt 1%
Organic cane Sugar 6%
Cultured butter 7%
1.(用Dough hook以一速打)將主麵團材料(除水外)放入 ,慢慢加入水分,一直到麵團逐漸成形底部尚有一些些粉
2.(轉至2速)將冷藏中種掰成小塊加入主麵團中,再慢慢繼續加入水分,一直到麵團到比耳垂軟一點的軟度。
3.繼續打15分鐘至麵團呈現光滑的狀態
4.將發酵奶油用刀切成小塊加入麵糰中攪拌10分鐘。
5.奶油都均勻打入後,麵團會亮亮的,此時轉到四速抓緊機器,打四分鐘。
打完後,用溫度計量溫度大約24度,還沒達到26-28度,溫度有點低~
6.將打好的麵糰移至抹上油的玻璃盆,蓋上保鮮膜進行第一次發酵(大約需要1-1.5小時,我都在室溫發酵所以比較慢)。
7.用手指沾麵粉測試(要發酵到手指移開後麵團不會往內縮才是發酵完成)
8.發酵完成後,將麵團倒出,輕拍掉氣體,折疊後進行中間發酵30分鐘。
9.中間發酵完成後,將麵團分割成三團200克的麵團,滾圓後蓋上保鮮膜休息15分鐘。
10. 第一次整形,將麵團桿平捲起呈長條型,蓋上保鮮膜休息15分鐘。
11.最後整形,將麵團再度桿開,捲起放入吐司模中(要靠緊兩邊)。
12.蓋上保鮮膜最終發酵至八分滿
13.蓋上蓋子以400F烤39分鐘~~(烤箱不同時間要微調一下)
烤好後,馬上開蓋子,倒出放在架子上冷卻~
登登!我的第一條土司出爐啦!!
有點沒發很滿,我太心急,怕發過頭,太早放進去烤箱~(下次多等一下)
我很喜歡這個配方,吐司很軟,有很香的發酵奶油的香味,不會太甜,也不會有怪怪的味道
吃進口裡滿滿的感動,我努力做功課了一個月終於成功啦!!!!